资讯

赛迪智库认为,我国商业航天企业数量实现增长、核心技术取得突破、产业生态加速形成,“我国商业航天政策扶持加速,产业进入转型升级期,细分领域商业模式创新发展,总体规模有望突破2.5万亿元”。
(以下内容从中国银河《军工行业双周报:星网建设加速,产业进入“SpaceX时刻”》研报附件原文摘录) 2025年中国星网发射进程显著加速。2025年7月27日至8月4日,我国分别用长征六改、长征八甲和长征十二号火箭成功将05、06、07组卫星成功送入轨道。未来,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将实现“7天发射、7天恢复”的常态化运营能力,为后续高频率发射提供了坚实保障。 截至2025年8月9日,星网累计发射低轨 ...
在商业航天领域,埃隆·马斯克的SpaceX无疑是行业标杆,然而一个令人意外的事实是:这位被誉为“现实版钢铁侠”的科技大佬至今尚未亲自体验过太空飞行。 这一空白,却被中国加密货币企业家孙宇晨意外填补。2025年8月3日,35岁的孙宇晨搭乘蓝色起源(Blue Origin)的“新谢泼德号”飞船完成亚轨道太空飞行,不仅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华人商业宇航员,更以2800万美元(约合2亿元人民币)的“船票”价格刷 ...
但“中国星链”也突然加速。比如在去年8月,千帆星座(G60星链计划)首批18颗商业组网卫星——千帆极轨01组卫星发射升空。一口气把18颗卫星送上太空是一个重要的事件,早期我国卫星单颗发射,实现目标遥遥无期。而SpaceX的星链计划则采用的是可堆叠平板 ...
马斯克作为SpaceX的掌舵者,其角色更接近于传统意义上的科技企业领袖——专注于产品研发与公司运营。尽管SpaceX已经执行了多次载人航天任务并将多位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但马斯克本人始终保持着“幕后推手”的姿态。这种选择的逻辑在于:SpaceX的核 ...
近日,意大利航天局宣布了一项与SpaceX达成的突破性合作协议。据该协议,SpaceX的“星舰”火箭将在其首次火星商业发射任务中搭载意大利航天局的科研载荷。
据了解,意大利航天局计划送往火星的实验载荷包含天气监测站、辐射传感器以及植物生长实验模块。这些设备的目标是在 “星舰” 从地球出发,途经火星轨道再到登陆火星表面的约六个月星际飞行过程中,收集各类重要的科学数据,为人类探索火星提供更多关键信息。
IT之家 8 月 11 日消息,意大利航天局当地时间本月 7 日宣布同 SpaceX 签署一份“史无前例”的协议:SpaceX“星舰”火箭的首次火星商业发射将携带意空局的有效载荷。
《华尔街日报》报道,欧洲官员透露,欧洲大国和乌克兰周六针对俄罗斯总统普京的停火计划做出回应并提出一项对应提议,称该提议须作为框架,以推动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俄罗斯领导人即将举行的会谈取得进展。欧洲方面拒绝了俄罗斯提出的用乌克兰仍控制着的顿涅茨克剩余地区换取停火的提议,其提议内容包括在采取任何其他措施前必须先停火,还表示领土交换只能以“对等”方式进行,即若乌克兰退出某些地区,俄罗斯必须退出其他地区。
8 月 2 日消息,SpaceX 于近日成功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执行了 “Crew-11” 载人航天任务,将来自美国、日本和俄罗斯的四名宇航员送往国际空间站,开启一段新的太空探索之旅。
科技日报讯 (记者胡定坤)据美国“太空情报报告”网站报道,从去年12月到今年5月底的半年内,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 (SpaceX)的“星链”卫星执行了超过14万次变轨机动,以避免在太空中“撞车”,是此前6个月的2.8倍。
SpaceX 向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提交的文件显示,星舰的下一次发射计划将于 8 月 4 日进行。 马斯克还表示,此次试飞的依然是第二代星舰飞船,而第三代飞船预计将于今年年底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