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从准确的检测开始 厦大团队对戊肝最初的关注,来自一场上世纪80年代在新疆暴发的戊肝大流行,十几万人患病,700多人死亡,而其中竟然有400多例是孕妇。 当时,大家对这种肝炎知之甚少,它甚至没有一个准确的分类和名字,以“非甲非乙型肝炎”或者“原因不明肝炎”来称呼它。 直到1990年 ...
最近,《自然》杂志的网站上刊登了一篇文章,在华人数学爱好者和学者之间产生了轰动。该文章的标题是《第一个无穷组素数成对出现的证明》。 “孪生素数猜想”是什么? 这篇文章为何会引起轰动呢?这要从“孪生素数猜想”说起。众所周知,素数是只含有两个因子的自然数(即只能被自身和1 ...
20世纪90年代末,从北京去山西长治,有一趟晚上发车、清晨到达的长途大巴。 赵方辉是车上的常客。 她的目的地是长治下辖的县、乡镇,甚至村,调查宫颈癌的情况。 夜班大巴开启的宫颈癌调查 为什么要坐夜班的大巴? 赵方辉的答案是,它又省钱、又省时。“当时从北京到长治,只有绿皮火车 ...
提及做结核舌拭子诊断工具的初衷,夏涵讲了自己曾遇见过的一个病例。 那是位来自陕北农村的父亲,带着生病的女儿,奔走在不同的医院之间。三个月的时间,花光了三十万积蓄,最终才确诊折磨孩子的元凶,是结核。这个家庭甚至因此背负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这样的故事并非个例。 全球每年有 ...
老挝,一片沼泽地里,一艘细长的木船缓缓穿行。 郑晓明坐在船上,从两侧的“野草”上,缓缓收集种子。 这些看似野草的植物,正是水稻的“祖先”——野生稻。 杂草?还是战略资源? “第一次见到野生稻的人,肯定认不出来。”研究野生稻种质资源的郑晓明笑着说,“如果没抽穗的时候,它 ...
蛇给人的印象是冷冰冰且神秘的动物,一般人见到蛇都想拔腿就跑,可偏偏有一群人,看见蛇就淌哈喇子,酷爱吃蛇肉。有的人认为蛇肉大补,必须得整点。 相信每个湖南人小时候都有看到过“口味蛇”的招牌吧!并且蛇肉在广东人、福建人的餐桌上也容易见到。但是蛇肉真的能吃吗? 图源:图虫 ...
事件切割的双重效应 不过,事件切割对于记忆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在事件的边界处,大脑会清空工作记忆,让你回忆不出上一个场景的信息;另一方面,为了适应新的事件,边界处的大脑会建立新的心理模型,注意增强,认知更活跃,此时的信息会受到更好的加工,从而可能进入长时记忆 ...
推荐一个美丽又好吃的免签国(不是泰国) ...
大数据为研究人类行为和人与人之间大规模的互动提供了新的方式。然而,由于大数据的搜集做不到像“小数据”那样精确,因此分析解读大数据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一项发表在《科学》杂志政策论坛上的新研究利用“谷歌流感趋势”(Google Flu Trends,GFT)作为范例,解释了大数据分析为何会背离 ...
“任一大于 2 的整数都可以写成三个质数之和。”271 年前,德国人哥德巴赫告诉欧拉这句话时,可能自己也没想到一下就在解析数论这个领域挖了一个东非大裂谷级别的“坑”。 那时 1 还是素数。如今数学界已不用这个约定,原话用现在的语言来表示是,“任一大于 5 的整数都可写成三个质数之和 ...
(果壳@V晶V 制作,大图请点 这里 。分不清楚?请看正文!) 提起鳕鱼,你的感觉是什么?是不是觉得有点洋气?如果是个文艺吃货,那超市里价格不菲薄薄一片的银鳕鱼你一定不陌生。如果是个普通吃货,KFC的鳕鱼条和鳕鱼汉堡你应该吃过。如果是个好学生,初中英语课本里那个著名的小吃FISH ...
你是你自己么?拿这个问题去问别人,估计被问的到的人都会一愣,然后答道“我当然是我自己啦!”。的确,在大多数时候,人总是被视作一个独立、统一、完全的个体。然而,生物学和医学研究却发现,其实人体并非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人体内部,还有一些与人体在生物学上截然不同,而又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