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以“我们是谁:来自中国面孔与中华大地的万年对话”为主题,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部主任翁淮南、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岗齐聚东方读书会第19期,探讨面孔背后蕴含的民族情感、智慧与价值观,解读何以中国的文化密码。
作者:刘龙飞(海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中共海南省委党校哲学教研部博士) “新质生产力”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生产力理论在新时代的创新发展,以技术革命性突破为核心,通过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推动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 ...
打“擦边球”绝非无伤大雅的小聪明,其本质是规矩意识被侵蚀,更是对纪律权威的慢性消解。规矩、纪律具有刚性,是铁规矩、硬杠杠。这种刚性是其发挥价值和功能的根本前提。如果规矩、纪律成为富有弹性的“橡皮筋”,就会导致“破窗效应”,最终沦为一纸空文。我们党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不加“试行”两字,就是要表明一个坚决的态度,表明这个规定是刚性的。规定就是规定,就是要起约束作用的,就要以从严的标准执行,边界必须 ...
外贸外资联通国内国际,对稳增长稳就业、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支撑作用。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并明确提出帮助受冲击较大的外贸企业,强化融资支持,促进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优化出口退税政策,高水平建设自贸试验区等开放平台。怎样看待我国外贸外资发展形势?如何培育外贸发展新动能?本期“对话经济学家”邀请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长赵忠秀 进行深度解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廖凡在开幕致辞中指出,作为中国在非洲的重要战略伙伴,南非长期以来同中国保持友好关系和密切交往。当前两国人文交流呈现机制化、多元化的良好态势。此次学术对话,既是中南民间交往提质增效的生动写照,也是落实两国 ...
作者:彭芳(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罗贤宇(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近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在贵阳举办,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商全球发展绿色转型”。论坛自 ...
作者:张瑾(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世界一流企业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明华(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博士) 在山东的一家电子制造厂中,产线工程师通过“数字孪生”平台远程调试设备——人工智能(AI)算法实时分析生产线压力、温度、振动等上千个参数 ...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社会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和人民幸福安康。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 ...
作者:陈曦(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作为全球制造业规模最大、工业门类最齐全、产业体系最完整的国家,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推动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既是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 ...
作者: 丰子义(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更是当代中国社会凸显的主题。如果说,以往的发展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如何加快发展,那么今天的发展研究,则不仅要持续关注这样的发展,更要重点突出发展起来之后的发展,即“发展后”的发展。许多新的重大问题很难从 ...
作者:张文海(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靳金(北京舞蹈学院教育学院讲师) 【内容提要】我国专业舞蹈教育最早可追溯至1951年中央戏剧学院的“舞运班”和“舞研班”。至2018年,“舞蹈教育”作为特设专业进入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目录。文章通过梳理舞蹈 ...
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作为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从理论层次的角度看,我们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