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归来红菱艳》是一部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宏大背景,以被誉为“中国舞蹈之母”的戴爱莲,在战争年代以舞报国的真实经历创作改编的作品。该舞剧讲述了爱国芭蕾艺术家“莲”毅然抛弃国外的舒适生活,回到处于民族危亡中的祖国,用舞蹈为人民呐喊、为民 ...
在全国生态日到来之际,记者走访看到,多地通过发布产品碳足迹碳标签、推动二手经济发展等举措引导社会低碳消费;以技术创新促进碳普惠平台、绿色生活服务平台等升级发展;以生活方式转型带动低碳产品、可持续饮食等消费成为新风尚,绿色消费显现新活力。
截至2024年底,铜锣山矿区生态修复累计完成投资3.36亿元,完成33个矿坑生态修复(面积244.17公顷),新增耕地、林地等农用地150余公顷,种植树木近40万株,国土绿化营林改造近万亩,生态修复率约70%,废弃矿山再现绿意。
8月15日,游客在竹山镇猎神村拍照打卡。   重庆市梁平区竹山镇猎神村位于百里竹海景区腹地,森林面积8000余亩,其中成片竹林6000余亩。
据介绍,“新韵重庆”无人机灯光秀展演在迭代升级中不断满足群众期待,无人机规模增加至5000架,整体时长延长至20分钟以上。“新韵重庆”无人机表演相关话题全网累计阅读量超60亿,已成为极具重庆辨识度的文旅新IP。
“这套工艺包括多道工序,我们于2018年从国外引进后,经不断调整实验,于2020年投入运营。”李旭田介绍,工艺的脱硝效率达到98%以上,能将氮氧化物排放控制在20毫克每标准立方米以下,烟气的颗粒物排放指标控制在1毫克每标准立方米以下。
西部(重庆)科学城整合了以往分散的智能基础设施,搭建起全国范围内最符合“车路云一体化”体系构架的云控基础平台,打造出48.5公里道路感知全覆盖、可测试智能网联汽车全场景的重点区域——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
践行绿色发展,渝企各有“妙招”。8月16日,记者从重庆美心集团获悉,该企业通过实施绿色化智能化改造,每年可节约电能120万千瓦时,这些节省下来的电能被用于厂内智能生产线循环使用,实现能源高效利用。
8月13日,重庆、四川、贵州、湖北、青海、西藏、江西、湖南、安徽、江苏、上海、陕西等长江流域省市的24家法院在万州举行“保护长江生态 服务流域发展”司法协作交流会。会上,24家法院达成“长江流域司法保护协同发展十项共识”。
这座在建水库,是重庆运用工程手段筑牢防灾根基的缩影。去年以来,重庆聚焦地灾隐患点、水库、山洪沟道等薄弱环节,汛前完成水毁修复、地灾工程治理等重点项目,让“硬防护”成为城市韧性的第一道屏障。藻渡水库建成后,每年将新增1.79亿立方米供水量,灌溉23.5万亩土地,惠及沿线343万人,把綦江流域的防洪能力由20年一遇提升到50年一遇,“防”和“用”之间实现集约高效。
补贴标准方面,将《关于实施2025年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的补贴标准调整为“购买新能源车的,按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上价税合计金额的7%四舍五入取整十且不低于3000元、不高于1.5万元的标准予以补贴;购买燃油车的,按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上价税合计金额的6%四舍五入取整十且不低于2000元、不高于1.3万元的标准予以补贴”。
弦歌三秩,华章永续。2025年,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迎来建校30周年庆典。8月15日,建校30周年庆典系列活动发布会在该校校史馆举行。会议正式公布了校庆工作安排及筹备情况,并向重信校友发出邀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