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近日,中科益安医疗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合作开发的全球首款高氮无镍不锈钢心血管支架产品,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
只需在脑海中想象说话,就能进行交流?科学家在脑机接口领域取得一项重要突破,他们首次识别并解码了与“内心言语”——人们脑海中的无声独白相关的大脑活动,解码准确率高达74%。这项由美国斯坦福大学团队主导的开创性研究14日发表在《细胞》期刊上,为帮助严重言 ...
据了解,该物种最初在全州县一处路边悬崖被发现,种群数量约400株成熟个体。2022年公路扩建使该种的数量下降至不足10个成熟个体,且没有可供更新的幼苗。2025年春季,研究人员在距离首次发现地点约5公里处,重新发现了约100个成熟植株。按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IUCN )的分类及标准,该种被评估为极危( CR )等级。
从杭州出发,迁移4次,历时2年多,跋涉2600余公里,其间“不停课不停学”……这次“西迁”也被后人称为“文军长征”。而“文军长征”的总司令,正是中国近代气象学、地理学和气象事业的奠基者,时任浙江大学校长的竺可桢先生。
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研究团队研发出的一种新型分子,显示出作为一氧化碳中毒高效解毒剂的潜力,与当前正在测试的其他分子比较其副作用更小。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在量子世界的微观舞台上,分子内的原子正跳着永不谢幕的“舞蹈”。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研究团队利用世界上最强大的X射线激光器——位于德国汉堡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器(XFEL),首次成功捕获分子内部原子在能量最低状态下的“协同舞蹈”,为研究量子现象提供了全新见 ...
8月6日至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举办第三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暨衰老生物学研讨会。论坛聚焦衰老研究领域国际前沿,汇聚线上线下近万名海内外杰出科学家与青年科学家,共同探讨衰老生物学研究前沿热点,以科技创新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因位于地球板块碰撞俯冲的缝合带,且被怒江的垂直切割塑造出典型的高山峡谷地貌,高黎贡山区域内地势北高南低,最高峰嘎娃嘎普海拔5128米,最低处海拔645米,落差超过4000米。在印度洋孟加拉湾暖湿海洋气流影响下,高黎贡山区域由南向北、由西向东、由低到高 ...
记者8月11日从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获悉,该所生态系统功能与全球变化团队最新完成的一项研究表明,青藏高原土壤碳库未来可能仍持续增加但稳定性减弱。
昨天深夜,中国科学家研制的世界首台可自动巡航杂交授粉的智能育种机器人“吉儿”登上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细胞》。通过将“吉儿”与从头驯化、育种加速器等新一代育种技术融合,研究团队设计了一座“智能机器人育种工厂”,可实现优质作物品种的智能快速定制。
土壤水分波动因直接影响植被生长和水资源安全,成为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全球植被绿化趋势显著被视为生态恢复与气候适应的重要信号,但植被活动会导致蒸散加剧,迫使土壤水分持续流失,进而加剧区域干旱风险。目前,植被-土壤水分在全球尺度上的耦合格局及未来趋势尚不明晰,学界难以对生态系统水分限制响应和反馈过程进行解析。
8月11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许操带领的智能育种攻关团队在《细胞》(Cell)发表了题为Engineering crop flower morphology facilitates robotization of cross-pollination and speed breeding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将BT(生物技术)+AI ...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