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在陈逸风的心头,还有一个更长远的规划:建一个“两点式”的猪场,一个猪场喂养小猪到100天左右,之后转移到另外一个猪场。这样,不仅可以实现不同阶段生猪的科学分群饲养,也可以有效阻断疫病传播。
图为8月10日,河北省阳原县朱家庄农田里的“张杂谷13号”长势喜人。记者陈汝健摄 近日,“张杂谷13号”成为农业农村部推介发布的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该谷子品种兼具高产、抗旱、耐贫瘠等特性,在河北、山西、陕西等春播地区广泛种植,平均亩产达380公斤 ...
快速射电暴是宇宙中最神秘的现象之一,这些转瞬即逝的无线电爆发现象持续时间仅有几毫秒,却能释放出极高能量。当这些信号穿越浩瀚宇宙抵达地球时,会携带沿途各类宇宙物质留下的独特“指纹”,犹如宇宙信使般为人们揭示出大尺度宇宙结构等奥秘。
科技日报讯(记者陆成宽)记者8月11日从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联合其他单位的科研人员,成功开发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AI)的新型蛋白质改造方法。该方法巧妙地利用了现有通用蛋白质逆折叠AI模型,无需训练专属AI模型,即可实现蛋白质高效进化模拟和功能设计。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细胞》。
中性原子体系因优异的扩展性、高保真度量子门、高并行性和任意的连接性,成为极具潜力的量子计算和量子模拟平台。该体系使用光镊阵列囚禁中性原子,首先需要通过重排技术将初始随机填充的原子阵列转换成无缺陷原子阵列,在此基础上进行量子逻辑门操作。
此次,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名为“Pythia”的AI工具。这一工具使科学家能以前所未有的精度“预知”基因编辑的最终结果,尤其是预测细胞在受到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切割后,将如何修复其DNA断裂。基于这一预测能力,团队又设计出极小的DNA修复模板,这些模板如同“分子胶水”,可引导细胞以高度精确的方式完成基因修改或基因插入。
科技日报北京8月12日电(记者崔爽)记者从12日召开的2025年服贸会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题媒体通气会上获悉,2025年服贸会期间,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题展将于9月10日至14日在北京首钢园区举办。
该研究不仅证实了脱落酸膜受体的存在,突破了脱落酸信号感知主要依赖胞内受体的传统认知,更揭示了植物平衡养分利用与抗逆的分子机制,为培育氮高效且抗逆的未来作物提供了理论支撑。
科技日报北京8月12日电(记者张佳欣)最新发表于《自然·微生物学》的一项研究中,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团队利用人工智能(AI),从古菌中识别出了此前未知的抗菌化合物。这些能在沸腾酸液、深海热泉和盐碱滩中生存数十亿年的极端微生物,如今被发现蕴藏着大量抗菌化合物,有望为新一代抗生素研发开辟全新路径。
科技日报成都8月12日电(记者刘侠通讯员王婧杰)记者12日从西南科技大学获悉,该校核素分离与核环境安全团队开发出一种协同配位—还原界面一体化电极新材料,其能够从海水中电化学提取黑色二氧化铀产物,为全球铀资源开发提供了新思路。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国际期刊《自然·通讯》。 在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与日俱增的当下,核能作为高效、低碳能源的重要性愈发凸显。然而长期以来,陆地铀资源的稀缺阻碍着核能产业稳健前行 ...
力学测试结果显示,该石墨薄膜的杨氏模量达到969吉帕斯卡,拉伸强度1.29吉帕斯卡,接近单晶石墨的理论极限,平面热导率高达2034瓦/米·开尔文,超过铜的水平,电导率高达22500西门子/厘米,刷新了宏观人造石墨的性能纪录。
近日,“印见荣光——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全国职工篆刻作品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举行。展览作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现代科技进行创新。参展的印章材料除传统印材外,还有新型陶瓷、光敏树脂、玻璃纤维、复合微孔准直玻璃、空心玻璃微珠等新材料,电脑设计、机器刻制、3D打印、激光雕刻、彩色喷绘等科技制印方法得到广泛应用,彰显了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些您可能无法访问的结果已被隐去。
显示无法访问的结果